【離站】返老還童

2016.11.04 骨科

簡醫師的病患大多是老先生、老太太,帶著疼痛的膝蓋前來打玻尿酸。「陳女士、黃先生、蔡吳女士,請進!」護理師學姊一次叫了三號之後,熟練的開始備藥。「這是海傑特,健保給付的玻尿酸,可以補充關節軟骨的營養。」我一面聽著學姊的解說,一面觀察剛走進診間的患者們。只見其中兩位顯然已經有經驗,自動自發的往小床走去,坐下後便動手捲起褲管,乖乖的露出膝蓋等待;另一位蔡吳女士似乎是第一次接受治療,在女兒的陪伴下怯生生的向老師打了聲招呼,便不知所措的呆坐在一旁。「阿桑!妳坐佇遮,褲管捲起來!」黃先生熱心的招呼著,一邊挪出一個位置給新夥伴,「等一下醫生欸佇妳的腳頭烏注射,忍耐一下就好啊!」另一頭的陳女士也親切的分享:「這個針齁,打下去的時候有一點痛,之後就舒服了啦!」於是三個人排排坐在診間的小床上,滿臉期待的看著簡醫師,像極了等待老師發糖果的小孩子。

「好了!」老師手起針落,不一會兒就完成了所有注射,兩位「學長姐」又開始自動教導蔡吳女士:「腳要像這樣晃一晃,10分鐘喔!」老太太一邊聽話的晃晃腳,一邊抬頭問女兒:「遮要注射幾遍啊?」老師聽見後回答:「總共三遍,一個禮拜來一次。」老太太轉頭看著醫生,又滿臉困惑的轉向女兒。只見女兒靠在媽媽耳邊,放慢速度又重複了一次老師的話,說完後拍拍老太太的肩膀,安撫著她的不安;蔡吳女士聽完女兒的說明後似乎安心了不少,眨了眨眼,用手輕輕摸著剛剛打針的地方。「媽,我們跟醫生說謝謝!」女兒溫柔的牽著老太太的手,帶著她走到醫師面前,「醫生,謝謝……」老太太害羞的小聲複誦一次,便在女兒的牽引下走出診間。整個過程中,我一直有種錯覺,彷彿那個女兒其實是母親,蔡吳女士反而是她的孩子;媽媽擔心著孩子的病痛,孩子似懂非懂的聽醫師的診斷——如今角色顛倒,那樣的情懷卻仍然存在、依舊動人。

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繪本《先左腳,再右腳》。自小包有記憶以來,爺爺包伯就是他最好的朋友。不管是吃飯、堆積木、學走路,包伯總是耐心的陪在小包身邊,「來!先左腳,再右腳,很快你就學會了⋯⋯。」直到有一天,包伯生病了。中風後的爺爺只能靜靜的躺在床上,不會動、也認不得人,只能從喉嚨深處發出奇怪的聲音。小包嚇壞了,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位熟悉又陌生的老人相處,只敢遠遠地躲在房門口偷看。然而祖孫情深,某天小包意外的發現包伯其實還認得自己,讓他下定決心要幫助爺爺好起來。於是小包學著爺爺以前陪自己的模樣,教爺爺吃飯、堆積木,看著包伯一天又一天的康復,小包心裡好高興。一個晴朗的下午,正當小包陪著爺爺在院子裡曬太陽時,包伯突然用他生病後的獨特嗓音說到:「你,我,走路。」小包一聽,馬上就知道爺爺的意思,連忙起身站在爺爺的面前,將包伯從輪椅上扶起。「包伯,你扶著我的肩膀,慢慢來!先左腳,再右腳⋯⋯」於是從前的畫面重演,只是這次祖孫兩人的角色對調了。「先左腳,再右腳⋯⋯」在小包的扶持下,包伯一步一步慢慢的跨出,兩個人一起走了好遠,好遠。

看著眼前的老人家們,我突然明白了小時候讀繪本時說不出的那種感動。也許世間沒有真正能返老還童的法術,但其實年老時的身體機能下降、心智也慢慢退化,以某種角度來看,就好像人生倒帶,回到了小時候一般。有人說,人活太久是一種痛苦,身體飽受病痛折磨,視茫茫,髮蒼蒼,齒牙動搖;但這時候如果能有家人悉心照料,把老人家當作小孩子一樣,用愛心和耐心好好呵護,這樣的老年生活或許能舒緩一些痛苦,就心靈層面而言也可說是另一種幸福吧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您在此書寫您的看法或意見
豆豆會盡快予以回復
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