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.03.30 張西講座有感

好久沒有搭區間車。看著窗外的風景,又想起昨天聽的演講。

有句話說「人如其文」,閱讀時我總會在腦海中自然浮現作者的形體、音頻、氣質,即使我未曾見過本人。其實從未思考過,那樣的想像和實際到底差多遠?但任性如我,總是理所當然的把想像的「他」當作實際的「他」——直到昨天,活生生的張西出現在我面前,我才發現自己錯了,而且錯得離譜。

她,和我想像中的「她」,完全是兩個方向的人物。(先強調,這樣的形容並無負面意思XD

在我想像中的她,是個輕輕柔柔、敏感細膩的姐姐,也許帶著一絲絲憂傷的氣息,隔著一層紗看待世間紅塵。然而實際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她,熱情、開朗、神采飛揚,而且很搞笑——可愛的那種搞笑——就像是會跟我們坐在一起打打鬧鬧的好朋友一樣。
啊,也許以我認知中的紅樓人物形容,就是黛玉和湘雲的形象吧!


倏地,我想起高中時國文老師讓我們做的心理測驗:〈妳是紅樓十二金釵的哪一位?〉

從小特愛並熟讀(兒童版)紅樓夢的我,始終認定自己就是林妹妹的化身:愛哭、多愁善感、心思細膩(、而且還是女主角);然而實測結果卻是一個完全超乎我想像的角色。「啊,一定是剛剛模稜兩可的那題,選錯了答案。」重頭再來過,走了一條全新路線——竟然還是同樣的結果?這我可無法接受,決定倒著走看看怎麼樣才能得到黛玉這個答案。

下課後和老師聊天,說起剛剛的測驗。「我覺得我最像黛玉,」避開結果不談,我選擇回答自小深信不疑的形象;但老師淡淡一笑:「比起黛玉,我更喜歡湘雲。」

心理測驗的題目早忘得一乾二淨,但老師的那句話卻不經意的在我心中留存,並於今日思考如何形容張西時,毫無預警的閃現。(自己也嚇到了,怎麼連這都還記得?)


與張西的面對面,讓我對人的面向有了新的發現:原來這樣的她,可以寫出那樣的文字;原來寫出那樣文字的她,實際上可以是這個樣子。我突然發現,黛玉和湘雲其實並不衝突,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林妹妹的心思細膩、以及史姑娘的開朗大方;可以有時多愁善感,有時像顆小太陽。兩個樣子我都好喜歡——憑藉文字想像出的她,和實際在講座上見面的她。

神奇的是,就在聽演講的同時,我感覺到一直以來心中的兩個自己,漸漸融合成一個形體了。

(人格分裂?非也非也,且聽我娓娓道來。)


有人覺得「多愁善感」是個負面的形容詞。根據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》的說明(笑):「用來形容人感情脆弱,易憂愁傷感。如:『她生就是多愁善感的人,動不動就掉淚。』」老實說,從小我就自認為這是個對我很貼切的形容詞,沒有特別喜歡或排斥,只是單純接受它。敏感的心思讓我能看見許多生活上的小細節,但心情鬱悶時卻會讓我陷入無止盡的鑽牛角尖——真的要說不喜歡,大概就是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吧。
我很羨慕那些生性開朗的人們,好像永遠不會有煩惱,什麼事都能欣然接受。每當陷入低潮時,我發現自己會比平常更加努力的朝那個嚮往的形象靠近,但卻往往適得其反,在自己討厭的狀態裡愈陷愈深。

「多愁善感」,是我自以為認識的那個真實的我。「既然享受了敏感心思帶給妳的好眼力,也就該接受它帶給妳的憂鬱面!」我總是如此告訴自己。

然而自小長大的過程中,身邊的朋友(不只一位)曾多次形容我像顆溫暖的小太陽。「這不就是我嚮往的那個形象嗎?」每當我聽見這樣的比喻,總是一面竊喜,一面嘗試回想是什麼樣的表現讓人有這樣的「錯覺」——使用這個名詞,是因為覺得那不是真實的自己。聽到的當下固然欣喜,但心裡卻總隱隱覺得是對方不夠認識我。

「溫暖陽光」是我喜歡的樣子、努力的方向,但也是自覺無法達成的夢想境界——直到遇見張西。

九十分鐘的講座中,我一邊看著眼前可愛的她,一邊回想書裡頭細膩的她;從一開始的違和感,到後來漸漸接受,再變成豁然開朗。誰說人只能有一種面向?誰規定細膩的人不能開朗?就連天空都可以今日陰雨明日蔚藍,又怎能要求人的心境永遠陽光普照?

張西如果知道,她讓一個亂糟糟的靈魂開竅,接受、並且喜歡兩個面向的自己同時存在(握手言和),不曉得會是什麼樣的心情?我知道這不是她當天想傳遞的主要信念,但卻是影響我最深的部分之一。


妳是紅樓十二金釵的哪一位?
感謝網路的發達,我再次翻出當年的心理測驗重新來過。你猜怎麼著?

同樣的兩回,同樣的結果。我歪歪頭,噗哧一聲笑了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您在此書寫您的看法或意見
豆豆會盡快予以回復
謝謝!